对八福的默想若不将我们的思绪引向我们蒙福的主的位格,就不算是完整的。正如我们所努力展示的,八福描述了基督徒的品格与行为。由于基督徒的品格是通过我们逐渐被塑造成神儿子的形象这一经验过程而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那位完美的典范——主耶稣基督。在祂身上,我们看到了所有属灵恩典最明亮的彰显和最高的体现,这些恩典在祂的跟随者身上只是微弱的反映。祂不仅是可爱的,更是“全然可爱”(雅歌 5:16)。愿圣灵——那位在此荣耀祂的灵——如今从基督的事上取来,向我们显明(约翰福音 16:14-15)。
首先,让我们思考“虚心的人有福了”。圣经描述祂何等奇妙,祂本是富足的,却为我们成了贫穷,好叫我们因祂的贫穷得以富足(哥林多后书 8:9)。祂进入的贫穷是何等深重!祂生于贫穷父母之家,降生在马槽里。在少年和青年时期,祂在木匠的凳子上劳作。公开事奉开始后,祂宣称狐狸有洞,飞鸟有巢,人子却无枕头之处(路加福音 9:58)。若我们追溯旧约中预言的弥赛亚话语,会发现祂多次向神诉说祂的虚心:“我困苦悲伤”(诗篇 69:29);“耶和华啊,求你侧耳听我,因我是困苦穷乏的”(诗篇 86:1);“因为我困苦穷乏,内心受伤”(诗篇 109:22)。
第二,思考“哀恸的人有福了”。基督确实是最大的哀恸者。旧约预言称祂为“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的人”(以赛亚书 53:3)。当祂与法利赛人争辩关于安息日的刻板守法,并试图以言行教导他们神圣机构的真义时,祂“为他们心里的刚硬而忧伤”(马可福音 3:5)。看祂在医治聾病患者前叹息(马可福音 7:34)。见祂在拉撒路墓旁流泪(约翰福音 11:35)。听祂为心爱的城哀叹:“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马太福音 23:37)。靠近祂,敬畏地注视祂在客西马尼园的幽暗中,向父“痛哭流泪”地祈求(希伯来书 5:7)。在十字架上,敬畏地聆听祂喊道:“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马可福音 15:34)。倾听祂悲痛的呼求:“你们一切过路的人哪,这事你们不介意吗?看哪,有哪一种痛苦能像我的痛苦呢?”(耶利米哀歌 1:12)。
第三,注目“温柔的人有福了”中的基督之美。福音书中无数事例彰显了道成肉身之荣耀之主的谦卑温柔。看祂拣选的使者:祂没有选智慧、学识渊博、伟大或高贵的人。祂的十二使徒中,至少四人是渔夫,一人是受罗马政府雇佣的、被人鄙视的税吏。看祂交往的对象:祂不寻求富贵名流,而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马太福音 11:19)。看祂行的神迹:祂多次叮嘱被医治者不要宣扬祂所行的。看祂事奉的低调:不像假冒为善者施舍前吹号,祂不求聚光灯,避开广告宣传,鄙弃世俗的欢迎。当群众欲立祂为偶像,祂避开他们(马可福音 1:45;7:24)。当他们要强迫祂作王,祂独自退到山上(约翰福音 6:15)。当祂的弟兄催促祂“向世人显现”,祂谢绝,秘密上耶路撒冷守节(约翰福音 7:2-10)。当祂应验预言、以以色列王身份进入耶路撒冷时,祂谦卑地骑着驴驹(撒迦利亚书 9:9;约翰福音 12:14)。
第四,思考“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如何在基督身上得到最佳体现。这是人对主耶稣基督内在生命的总结。在道成肉身之前,圣灵宣告:“公义必是祂腰间的带子”(以赛亚书 11:5)。当基督进入世界,祂说:“神啊,我来了为要遵行你的旨意”(希伯来书 10:9)。在十二岁时,祂问:“你们不知道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路加福音 2:49)。在公开事奉之初,祂宣称:“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或先知,我来不是要废,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 5:17)。祂对门徒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约翰福音 4:34)。圣灵论祂说:“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你的同伴”(诗篇 45:7)。祂被称作“耶和华我们的义”(耶利米书 23:6)。
第五,留意“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在基督身上,我们看到怜恤的化身。祂因怜恤失丧的罪人,从天上的荣耀降到地上的羞辱。祂那无与伦比的怜恤使祂走上十字架,为祂的子民成为咒诅。因此,“我们得救不是因我们所行的义,乃是照祂的怜恤”(提多书 3:5)。祂现今仍为我们作“怜恤忠信的大祭司”(希伯来书 2:17)。我们也当“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恤,直到永生”(犹大书 21)。因为在审判之日,祂必向所有信祂的人施行怜恤(提摩太后书 1:18)。
第六,思考“清心的人有福了”。这在基督身上也得到完美体现。祂是“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彼得前书 1:19)。祂成为人时未受罪的玷污,祂的人性完全圣洁(路加福音 1:35)。祂“圣洁、无邪恶、无玷污、与罪人分别”(希伯来书 7:26)。“在祂里面没有罪”(约翰一书 3:5)。祂“没有犯罪”(彼得前书 2:22),也“不认识罪”(哥林多后书 5:21)。祂“纯洁”(约翰一书 3:3)。因祂本性绝对纯洁,祂的动机与行为总是纯正。祂说“我不求自己的荣耀”(约翰福音 8:50),总结了祂在地上的整个生涯。
第七,默想“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这在我们的救主身上最为真实。祂是“借着十字架的血成就和平”的那位(歌罗西书 1:20)。祂被设立为挽回祭(罗马书 3:25),即平息神怒气、满足神律法要求、彰显神公义与圣洁的那一位。祂也使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和平得以实现(以弗所书 2:11-18)。现在,基督耶稣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掌权(使徒行传 2:29-36),是“和平之君”。“祂的政权与和平必加增无穷”(以赛亚书 9:6-7)。当基督再来,使死人复活、按公义审判世界,祂将清除这战乱之地的罪恶与堕落的后果(罗马书 8:19-23)。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期待那日,主基督将恢复“新天新地,有义居住其间”(彼得后书 3:13)。
第八,深思“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没有人像公义的那一位受逼迫那样深重!启示录 12:4 以象征方式提到祂。从预言中,祂说:“我从幼年受苦,几乎死亡”(诗篇 88:15)。在事奉之初,祂在家乡拿撒勒教导时,众人“起来赶祂出城,带到山崖,要推祂下去”(路加福音 4:29)。在圣殿,犹太领袖“拿石头要打祂”(约翰福音 8:59)。祂的脚步始终被敌人尾随。宗教领袖指控祂被鬼附(约翰福音 8:48)。掌权者毁谤祂,醉酒者以祂为歌(诗篇 69:12)。在受审时,他们拔祂的头发(以赛亚书 50:6),吐唾沫在祂脸上,拳打掌掴(马太福音 26:67)。士兵鞭打祂,戴上荆冠,祂背着十字架走向各各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即使在临死时,祂仍被辱骂和嘲笑。相比之下,我们为主受的逼迫何等轻微!
同样,八福的每一项应许都在基督身上得着成就。祂虚心,祂至高地拥有天国。祂哀恸,却将因看见自己劳苦的果效而得安慰(以赛亚书 53:11)。祂是温柔的化身,现今坐在荣耀的宝座上。祂饥渴慕义,如今因看见祂成就的义归于祂子民而满足。祂清心,以无人能及的方式看见神(马太福音 11:27)。作为使人和睦者,祂被所有蒙血赎买的儿女承认为神的独生子。作为受逼迫的那一位,祂的赏赐极大,得了“超乎万名之上的名”(腓立比书 2:9-11)。愿神的灵使我们更多注目于那位“比众子更美”(诗篇 45:2)的基督。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