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宗神学的历史长河中,有五面旗帜曾经高高飘扬,它们如号角般响彻整个欧洲,将无数灵魂从中世纪的黑暗中唤醒。然而,五百年过去了,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五面旗帜时,却发现它们已经悄然褪色,不是因为时间的侵蚀,而是因为我们对它们的误解。
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个曾经意味着”唯独”的拉丁词”sola”,在我们这个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竟然被理解成了英语的”solo”——独自。这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游戏,而是一场关乎灵魂的悲剧。
从团契到孤独: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想象一下早期基督徒的生活:他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掰饼,祈祷。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掰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何等简单,何等美好!没有复杂的神学体系,没有繁琐的教条,只有最朴实的信仰:读圣经,敬拜神,彼此相爱。这就是”基督里的简单”。
然而,当”唯独”变成”独自”时,这幅美好的图画就支离破碎了。基督徒不再是一个团契,而是一个个孤独的个体,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属灵体验”。
五个唯独的悲剧性蜕变
让我们痛心地看看这五个唯独是如何被扭曲的:
从”唯独基督”到”独自基督”
原意: 救恩唯独靠基督,不是靠基督加上圣礼、善行或任何其他中保。 扭曲: “只有我和耶稣”——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灵性,将基督变成了私人的救主,忽略了祂作为教会的头、万民的王的身份。
这种扭曲催生了无数的”独行侠基督徒”,他们拒绝教会的权威,拒绝团契的约束,声称只要有耶稣就够了。但这样的基督是一个被阉割的基督,是一个失去了王权的基督。
从”唯独恩典”到”独自恩典”
原意: 救恩完全是神的恩典,不是恩典与人的功德的混合。 扭曲: 狭隘的宗派恩典——”我们得救了,他们没有”,将恩典变成了某个群体的专利。
这种扭曲使得恩典失去了它的普世性,不再是神对整个受造界的善意,而是某个特定群体的特权。恩典不再是河流,而是变成了被围起来的水池。
从”唯独信心”到”独自信心”
原意: 我们因信称义,不是因信加上行为。 扭曲: “当我祷告的时候”——将信心简化为某个时刻的决定,某次祷告的经历。
这种扭曲使得信心失去了它的生命力,不再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信靠,而是变成了一次性的”保险单”。许多人以为念了决志祷告就万事大吉,却不知道真正的信心是一生的征程。
从”唯独圣经”到”独自圣经”
原意: 圣经是信仰和生活的最高权威,不需要教会传统或教皇权威的补充。 扭曲: “只有我和我的圣经”——拒绝历代圣徒的智慧,拒绝教会的教导权威。
这种扭曲催生了无数的”业余神学家”,他们以为只要有圣经在手,就可以随意解释,不需要任何帮助。结果是异端满天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教皇。
从”唯独荣耀神”到”独自荣耀神”
原意: 一切都是为了神的荣耀,不是为了人的荣耀。 扭曲: “神因为拯救我而得荣耀”——将神的荣耀局限在个人的得救经历上。
这种扭曲使得神的荣耀变得狭隘,不再涵盖整个受造界,而是局限在某些”属灵”的事情上。仿佛神只在教会里得荣耀,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就缺席了。
孤独的代价
当”唯独”变成”独自”时,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
我们失去了团契的温暖,失去了传统的智慧,失去了权威的指引,失去了使命的广阔,失去了信仰的深度。我们得到的是什么?一个支离破碎的基督教,一群孤独的信徒,一个被限制在个人经历中的神。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基督徒如此容易跌倒,如此容易被世界同化。因为他们没有深深扎根在信仰的土壤中,没有被教会的团契所滋养,没有被历代圣徒的智慧所喂养。他们像风中的芦苇,随风摇摆。
回归的道路:五个”全部”
要医治这种扭曲,我们需要重新发现”五个全部”:
Totus Christus(全部基督)
基督不是我们的私人救主,而是教会的头,是万民的王。祂的救赎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不是属灵的,而是全方位的。当我们说”全部基督”时,我们是在说:基督和祂的全体子民。
Tota Gratia(全部恩典)
恩典不是狭隘的宗派特权,而是神对整个受造界的善意。能够存在就是恩典,能够呼吸就是恩典,能够认识神更是恩典。恩典不是稀缺资源,而是丰富的河流。
Tota Fide(全部信心)
信心不是某个时刻的决定,而是贯穿整个人生的信靠。从始至终,我们都是因信而活。信心不是一次性的药丸,而是每日的粮食。
Tota Scriptura(全部圣经)
圣经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们不对立旧约与新约,不对立律法与恩典。整本圣经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神的救赎计划。
Tota Gloria(全部荣耀)
神的荣耀不局限在教会里,而是遍及整个受造界。正如凯伯尔所说:”一寸土地都不能例外”。万事都是为了神的荣耀,或者说:基督统管一切生活。
基督的全面主权
这五个”全部”要传达的核心信息是:基督是万有的主。
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基督得这一部分,魔鬼得那一部分。也不可能基督拿走祂的份额,亚里士多德拿走他的份额。即使是亚里士多德的发现——比如思维定律——也属于基督,因为亚里士多德本人就是基督的财产。
这不是狂热的宗教主义,而是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如果基督真的是创造主,如果祂真的是万有的主,那么就没有任何领域可以宣称独立于祂的主权。
简单的力量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回到了那个原初的简单:基督是主。
这个宣告如此简单,连孩子都能理解;这个宣告如此深刻,连最伟大的神学家都无法穷尽。这就是真理的特征:简单到愚人都能明白,深刻到智者都无法参透。
撒但用诡计诱惑了夏娃,这与”基督里的简单”形成了对比。罪总是复杂的,总是需要各种合理化,总是需要纠结的解释。但义是简单的,就像早期基督徒的生活一样简单。
回家的路
“所以无论谁,都不可拿人夸口,因为万有全是你们的。或保罗,或亚波罗,或矶法,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现今的事,或将来的事,全是你们的,并且你们是基督的,基督又是神的。”
这就是我们要回归的地方。不是孤独的”我和我的耶稣”,而是丰富的”万有全是我们的”。不是狭隘的个人主义,而是广阔的宇宙视野。
当”唯独”重新变成”唯独”,而不是”独自”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一个伟大故事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在追求个人的属灵体验,而是在参与神的救赎计划。我们不是在保卫一个小小的宗教角落,而是在宣告基督对整个宇宙的主权。
这就是改革宗神学的真正要义:不是要为神争取一块地盘,而是要宣告神已经拥有全部。不是要让基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是要让生活的全部都顺服基督。
愿神救我们脱离一切形式的个人主义,愿神救我们脱离孤独的信仰。因为基督是万有的主,我们是祂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彼此相属,万有都是我们的。
当唯独重新变成唯独,而不是独自时,我们就回家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