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板块课程介绍

神学板块旨在为基督教古典教育教师提供扎实的改革宗神学基础,培养学生系统理解圣经真理,形成基督教世界观,并能将神学原则应用于教育实践中。本板块课程强调圣经权威性、改革宗传统和神学与教育的整合。

核心课程(必修,30学分)

《旧约概论》, 3学分
本课程系统介绍旧约39卷书的历史背景、文学体裁和神学主题。学生将研究五经、历史书、诗歌智慧书和先知书的核心内容与信息,探索上帝与以色列立约的历史进程,以及旧约中的弥赛亚预表与预言。课程强调旧约作为基督教信仰根基的重要性,通过经文解析、历史考察和神学反思,培养学生整全理解旧约并将其应用于基督教教育的能力。

《新约概论》, 3学分
本课程全面考察新约27卷书的成书背景、文学特点和神学教导。内容包括符类福音书与约翰福音中耶稣的生平与教导、使徒行传中早期教会的发展、保罗书信的神学思想、普通书信的实践教导以及启示录的末世异象。课程着重探讨新约如何成就旧约预言,以及基督的位格与工作的核心地位。通过文本分析和神学讨论,装备学生准确理解和有效教导新约内容。

《系统神学 I:神论与人论》, 3学分
本课程探讨基督教信仰关于上帝本性与人类状况的核心教义。内容包括上帝的存在与属性、三位一体的教义、上帝的预定与护理、创造论的神学意义、人作为上帝形象的含义,以及罪的本质与影响。特别关注改革宗传统对这些教义的理解,以及这些教义如何塑造基督教世界观和教育理念。通过经文研究、神学著作阅读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神学思维基础。

《系统神学 II:基督论与救赎论》, 3学分
本课程深入研究基督的位格与工作,以及上帝救赎计划的执行。内容包括基督的神人二性、基督的三重职分(先知、祭司、君王)、赎罪的教义、称义与成圣、圣灵的工作、恩典的拣选,以及末世论。课程特别强调改革宗传统对上帝主权恩典的强调,以及这些教义对基督徒生活和教育实践的影响。教学通过深入圣经经文、历史信条和当代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对救恩真理的理解和委身。

《教会历史》, 3学分
本课程概览基督教会从使徒时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内容包括早期教会的形成与迫害、大公会议与教义争辩、中世纪教会的发展与改革、宗教改革的爆发与影响、改革宗传统的形成,以及近现代教会的挑战与回应。特别关注影响教会历史的关键人物、事件和思想运动。通过历史研究和原始文献阅读,帮助学生理解当代教会处境的历史根源,以及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指导当今教育实践。

《圣约神学》, 3学分
本课程探索圣经中贯穿始终的圣约主题及其神学意义。内容包括圣约的概念与特性、工作之约与恩典之约的区分、历史中的圣约发展(亚当、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和新约),以及基督作为圣约中保的角色。课程强调圣约框架对理解救赎历史的重要性,以及圣约思想如何塑造改革宗的教育理念、家庭观和教会生活。通过深入的经文研究和神学反思,帮助学生建立以圣约为中心的圣经理解。

《基督教伦理与护教学》, 3学分
本课程结合基督教伦理原则与护教实践,装备学生以圣经为基础回应当代道德挑战和信仰质疑。伦理部分探讨十诫、登山宝训和新约伦理教导,以及它们对现代生活议题的应用;护教学部分介绍基督教信仰辩护的方法论,特别是前设护教学,并探讨对无神论、相对主义和科学主义等世界观的回应。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在基督教古典教育环境中引导伦理思考和信仰辩护的能力。

《教会论》, 3学分
本课程深入研究基督教关于教会本质、标记和使命的教义。内容包括教会的圣经基础、教会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教会的标记(纯正讲道、圣礼正确施行和教会纪律)、教会的组织与治理、教会圣礼(洗礼与主餐)的意义与实践,以及教会与世界的关系。特别关注改革宗传统对教会论的独特贡献,以及学校作为教育机构与教会的伙伴关系。通过经文研究、历史分析和当代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教会在基督教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圣经诠释学》, 3学分
本课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解释和应用圣经文本。内容包括解经的历史发展与原则、经文的历史-文法-修辞分析、不同文体(叙事、律法、诗歌、智慧书、书信、启示文学等)的解释策略、圣经神学与系统神学的关系,以及从解经到教导的过程。特别强调改革宗传统中的解经原则,如以经解经、类比信仰和基督中心的解读。课程通过实际经文练习、解经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有效教导圣经的能力。

《圣经辅导学》, 3学分
本课程探讨如何应用圣经原则和神学真理进行心理辅导和灵命关怀。内容包括圣经辅导的神学基础、与世俗心理学的比较与对话、圣经对人性与问题的诊断、辅导的方法与模式,以及常见问题(如忧虑、恐惧、愤怒、抑郁、人际冲突等)的圣经回应。特别关注基督教教师在学生生活中的辅导角色,以及如何在教育环境中实践全人关怀。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实践反思,培养学生将圣经智慧应用于实际辅导情境的能力。

选修课程(选修,根据需要选择)

《神学思想史》, 3学分
本课程追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从教父时代到现代。探讨重要神学家的贡献、主要神学论题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的神学挑战与回应。特别关注影响改革宗传统的关键思想家,如奥古斯丁、路德、加尔文、爱德华兹等。通过原典阅读和深度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当代神学对话的历史根源,培养具有历史意识和批判能力的神学思维。

《基督教家庭与门徒训练》, 3学分
本课程研究圣经关于家庭的教导及其在门徒训练中的核心角色。内容包括婚姻与家庭的神学基础、圣约家庭的概念、父母作为首要教师的圣经职责、家庭敬拜与灵修实践,以及学校与家庭的协作关系。课程强调家庭在信仰传承和品格培养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为未来教师提供与家庭协作培养门徒的实用策略和工具,以实现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统一。

《清教徒神学》, 3学分
本课程深入探讨16-17世纪清教徒运动的神学思想及其属灵遗产。研究清教徒对圣经权威、教会纯正、良心自由、个人敬虔和基督教教育的独特贡献。阅读分析清教徒经典著作,如约翰·欧文、理查德·巴克斯特、约翰·本仁等人的作品。特别关注清教徒对家庭敬拜、教育和品格塑造的重视,以及这些原则如何应用于当代基督教古典教育环境。

《当代神学》, 3学分
本课程考察20世纪至今的主要神学发展、趋势和辩论。分析自由主义神学、新正统神学、解放神学、后现代神学等流派的主张及其对教会和社会的影响。特别关注福音派和改革宗阵营内的神学对话和回应。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当代神学语境,培养神学分辨力,并装备他们在多元的思想环境中坚守正统信仰,同时能够与不同思想传统进行有效对话。

《圣经地理》, 3学分
本课程探索圣经事件的地理和考古背景。研究古近东的地形、气候、重要城市、交通路线和考古发现,帮助学生将圣经叙事置于具体的历史地理环境中理解。课程包括以色列、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小亚细亚等地区的研究,通过地图分析、虚拟实地考察和考古证据研究,增强学生对圣经历史真实性的理解,并提供在基督教古典教育中教授圣经地理的实用方法。

《教室中的牧养与门徒训练》, 3学分
本课程探讨基督徒教师作为灵性导师和牧者的角色。内容包括教室中的门徒训练模式、学生灵命培养策略、基督徒教师的牧养责任与界限、学生发展不同阶段的灵性需求,以及在危机和挑战中的灵性辅导。课程强调全人教育中的属灵维度,通过反思练习、案例研究和实践项目,装备未来教师在教室环境中有效实践门徒训练,成为学生信仰成长的引导者。

《基督教世界观与教育哲学》, 3学分
本课程探索基督教世界观的基本元素及其对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影响。分析基督教世界观与其他世界观(如自然主义、后现代主义、新纪元思想)的区别,研究改革宗传统中的教育哲学,以及如何将基督教信仰原则应用于教育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校文化。特别关注古典教育传统与基督教世界观的整合。通过世界观分析练习、教育哲学文献阅读和教育实践反思,帮助学生形成一致的基督教教育哲学。

《基督教教义-包含威斯敏斯特信条》, 3学分
本课程深入研究改革宗传统的经典信仰告白,特别是威斯敏斯特信条、大小要理问答及其神学内涵。内容包括这些信条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和神学意义,逐条分析主要教义表述,以及这些教义在当代处境中的应用。课程强调信条在改革宗教育传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这些教义核心融入基督教古典教育的各学科领域。通过原文阅读、神学讨论和教学应用项目,帮助学生掌握改革宗信仰的精髓并应用于教育实践。

神学板块特色

改革宗神学导向:所有课程都立足于改革宗神学传统,强调上帝的主权、圣约神学和圣经的绝对权威。

圣经中心:培养学生系统理解整本圣经的能力,将圣经真理应用于生活和教育的各个领域。

教义与实践平衡:既注重正统教义的系统学习,又强调将神学真理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能力。

历史意识:通过教会历史和神学传统的研究,培养学生对信仰传承的历史意识和对当代处境的分辨能力。

教育整合:特别关注神学原则如何塑造教育理念和实践,为基督教古典教育提供坚实的神学基础。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获得系统的改革宗神学知识,发展基督教世界观,并能将神学原则应用于基督教古典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成为既具备扎实神学基础又能有效传递知识和信仰的教师。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