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童女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想到那扇门——那曾经敞开的门。它并不在教堂的门楣之下,也不在世界的尽头,而是在灵魂的门槛上。

门里有光,门外有哭泣。门里的人说:“这是恩典。”门外的人说:“为什么关得这么早?”

他们都曾拿着灯,唱过同样的诗歌,祷告过相似的祷告。他们的差别,不在外表的敬虔,而在灯里的油。那油,叫作信心,也叫作爱;叫作圣灵的火,也叫作与主的亲密。它无法借来,无法分享,只能亲手添上。

我想起大街上的那些面孔。他们匆匆而过,眼里有疲惫也有渴望。他们不知道,这世上的每一次奔跑,都只是一次排练。真正的终点,不在房契签字的那天,也不在事业高峰的那刻,而在那午夜的呼声——“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

人生有两种走法:一种是趁着主人不在,尽情享受主人不在的日子;另一种,是在等候中预备自己,等候进入,享受主人的快乐。

主人的“迟延”从未是懈怠。那是他给世界最后的耐心,给罪人最后的时间,给你最后的机会去警醒。

而等候,也不是消极的停顿——那是信心的呼吸,灵魂的姿态。你的人生,就是在等他;你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等他。若主来的那一刻,你仍让他在等你,那等待就失去了意义。主说:“对不起,我不会等你,你的人生是为了等我;我存在的理由,不是等你。”

多少人误解了福音——以为福音的目的,是叫耶稣从此属于我们。但福音真正的目的,是叫我们从此属于耶稣。我们是为他而活的,不是他为我们而存在。

所以,不要为今生的缘故在今生冒险,要为永生的缘故,在今生甘愿冒一切风险。把今生看作一个预备期,而不是目的本身。

有人放下手里的手机,有人放下未完的生意,也有人仍在屏幕前说:“等一下,让我先看完这一页。”于是,门关上了。

我祈求自己不是门外的那个,不是喊“主啊,主啊”却被回答“我不认识你”的那个。我要成为有油的童女,在主人的未到的日子里保持忠诚,在主的寂静中保持火光。

因为我知道——这不是主人不在的日子,而是主人正在来的路上。而当那门再一次开启,光要倾泻而出,听见那句话:“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